雲南彞族 阿細祭火節
每年農歷二月初三
阿細祭火活動在雲南彌勒縣西一鎮紅萬村舉行,
傳說遠古的阿細部落沒有火,
一位被稱為“木鄧”的先祖在古木上鑽木得火
使他們脫離了茹毛飲血的原始生活
並熔出鐵水製成了鐵器。
於是 “木鄧”被尊為火神,他們自己也就是火神的後裔傳人
“阿細”是彞族的一個分支,聚居於西一鎮的紅萬村
這里居住著300多戶人家
近1200名彞族阿細人
阿細祭火節是紀念“鑽木取火”的大型儀式節慶,
它傳承了數千年至今仍保存完整的對火的祭祀活動。
二月初三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把各自家中的
“舊火”熄滅等候火神送新火到家來
參加祭火的隊伍是由一批小男孩和壯男子組成,
事前在一個隱蔽的地方化裝紋身,
用五種顏色的泥巴在身上畫滿彩圈、
日月星辰、虎牛飛禽等圖騰,
穿戴藤條樹葉的裝飾和麵具
然後由村裡的長老宣告慶典開始
由身穿麻布的祭火師率領下
一群身上畫滿彩圈的小男孩和壯男浩浩蕩蕩
來到村中的大樹下,
祭火師開始禱告
隊伍的龍頭敲定位子
用粗大的木棒開始鑽木取火
木棒在樹洞中輪流不斷搓鑽,
直到冒煙~~~
身上畫滿彩圈的小男孩和壯男
開始載歌載舞的慶祝鑽木取火成功
引著火種移送到火盆
在這個過程中,祭火隊伍的人們在旁邊不停地跳
笑、吆喝。之後在鑼鼓聲、號角聲的簇擁下,
浩浩蕩蕩地把新火種送到村裡的各家各戶,
趕走各家屋內的邪氣,完成送舊火迎新火的過程。
~~~~~~~~~~~~~~~~~~~~~~~~~~~~~~~~~~~~~~~~~~~~~~~~~
節日前夕,先舉辦旅游長街宴,
賓主間相互寒暄問候人座完畢
數十名彞簇姑娘,從廚房裡端出事先
準備好的一碗碗熱騰騰、
豐盛的農家菜色擺在地上
任君挑選隨你吃,非常熱鬧。
長龍宴上的龍頭由畢摩和村中
最有威望的老人組成。
村中的二位長老“畢摩”,
每年的祭火盛典都是由他們主持。
在長長的村街上,眾人包括客人席地而坐
一條近百米長的獨特的雲南紅河長街宴席就這樣誕生了。
隨後,大家推出本村善唱又善跳的一名英俊小夥,
首先由他沿著旅游長街宴席向大家勸酒,
並帶領大夥一起舉杯唱起旅游祝酒歌。
之後在村的廣場上舉行“阿細跳月”的群舞,
男女各一排面對面,在古樂伴奏下邊跳邊唱,
對唱的都是打情罵俏的內容,
大家邊食邊談邊唱,整個山村沉浸在一片歡樂之中。
最後的是祭火的隊伍狂舞,把祭火節推向最高潮。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