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治時期

 

 

 

                           &

 

 

 

                    台灣老照片

 


 

   1860年代,台灣府的英國領事館(位於臺南)。

 

 

 

 

 

 

 

 

 

 

                  1894年,

 

 

 

高雄,英國海關監察員Tait和Li Su-ling夫婦的合影。

 

 

 

 

 

 

 

 

 

 

 

 

        1870年,打狗港。(現在的高雄港)

 

 

 

 

 

 

 

 

 

 

 

 

1887年,臺南長老教女學,圖為第一個畢業班的合影。

 

 

 

 

 

 

 

 

 

 

 

 

                 1870-1895年,

 

 

 

   怡記洋行在台灣的辦事處(四合院)左邊是倉庫。

 

 

 

 

 

 

 

 

 

 

 

 

          1880年代,台灣鳳山東大門

 

 

 

 

 

 

 

 

 

 

               載運甘蔗的牛車

 

 

 

 

 

 

 


 

 

 

 

 

         1870 - 1895年,蔗糖壓榨機。

 

 

 

 

 

 

 

 

 

 

 

 

       1870 - 1895年,種收甘蔗的女工。

 

 

 

 

 

 

 

 

 

 

 

 

馬偕(George L. Mackay, 1844-1901)是加拿大長老會

 

 

 

牧師,一心想到東方傳教,1872年3月7日馬偕從廈門來到

 

 

 

台灣的打狗港,兩天后乘船至淡水。與同行的李庥牧師約定

 

 

 

,雙方以大甲溪為界,馬偕留在台灣北部傳教。馬偕娶臺北

 

 

 

五股地區的張聰明為妻,他的兩個女兒也都嫁給台灣教徒,

 

 

 

馬偕一生可以說都獻給了台灣,居台三十年,

 

 

 

死後也葬於淡水。

 

 

 

 

 

 

 

 

    馬偕博士與其學生在台灣東北部的崎嶇山徑

 

 

 

 

 

 

 


 

 

 

 

 

        馬偕博士及其助手為村民拔牙的情景

 

 

 

 

 

 

 

 

 

 

 

 

      馬偕博士創設的淡水的牛津學堂

 

 

 

 

 

 

 

 

 

 

 

 

             馬偕博士創設的新店教堂

 

 

 

 

 

 

 


 

 

 

1890年8月馬偕博士與三位漢人牧師乘船前往台灣

 

 

 

   東部傳教,經過宜蘭,來到花蓮,當時稱為奇萊

 

 

 

 

 

 

 

 

 

 

 

 

 

 

         馬偕博士及同行傳教的學生合影

 

 

 

 

 

 

 

 

 

 

 

 

        吃飯的南島民族人,可能屬平埔族群

 

 

 

 

 

 

 

 

 


 

    馬偕博士與阿美族南勢群的村落里當地住民合照

 

 

 

 

 

 

 

 

 

 

 

 

圖片中的人物是「南勢番」頭目及其族人,晚清之

 

 

 

「南勢番」即阿美族的南勢群,分佈在花蓮縣新城、

 

 

 

吉安、壽豐、花蓮及鳳林等地

 

 

 

 

 

 

 

 

 

 

 

 

 

 

      依據其服飾,應即北部台灣的泰雅族人。

 

 

 

 

 

 

 

 

 

 

 

 

              武裝的泰雅族獵頭者

 

 

 

 

 

 

 

 

 

 

 

 

       織布的平埔族群婦女,可能系噶瑪蘭族人

 

 

 

 

 

 

 

 

 

 

 

 

              用風鼓車篩選稻榖

 

 

 

 

 

 

 

 

 

 

 

 

                台灣東部的漢人聚落

 

 

清治時期的台灣老照片 回應(6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辣媽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