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未命名0.jpg

      澳門歷史城區

                   澳門歷史城區」

保存了澳門四百多年中西文化交流的歷史精髓,

 是西方宗教文化在中國和遠東地區傳播歷史的重要見證,

                     更是多元共存的結晶。

 2005年第29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議上,

                  審議通過成為世界文化遺產。

未命名1.jpg

「澳門旅遊服務中心」

在這裡提供來澳訪客最便捷詳盡的資訊。

 

未命名7.jpg

仁慈堂大樓修建於1 8 世紀中葉,

至1905年形成今天的面貌,具新古典主義建築風格。

 

未命名5.jpg

「民政總署大樓」是澳門最突出的葡式建築物,

於1789年建成,具有明顯的南歐建築藝術特色。

 

未命名15.jpg

郵政總局大樓位於新馬路議事亭前地側

具葡萄牙特色,是著名的地標。

 

未命名4.jpg

「玫瑰堂」屬於舊聖道明會院,外牆為抹上灰漿的實心磚,

由來自菲律賓於1587年到達澳門的西班牙修士興建,

教堂供奉玫瑰聖母。

 

 未命名10.jpg

聖堂內佈滿圖案裝飾,處處雕工精細、色彩繽紛

 

11.jpg

祭壇上置有聖母手抱聖嬰的塑像,前方是耶穌受難像,

每年五月十三日的花地瑪聖母出遊即以此聖堂為起點。

 

12.jpg

 1997年教堂進行了全面維修工程,

收藏了不少藝術品式的彌撒用品和木雕聖像的珍品。

 

13.jpg

「三街會館 」即今〈關帝廟〉,

所在地原為昔日澳門之繁榮市區

 

14.jpg

「三街會館」初設時只是商人議事的場所,

並供關聖帝君,在華人社會中有重要地位。

 

15.jpg

「三街會館」因館中設有關帝神殿及財帛星君殿,

祀者日眾,廟宇成為主要功能。

 

16.jpg

澳門自開埠以來就是一個宗教信仰自由的城市,

並結合東方地區的建築特色。

 

未命名16.jpg

 葡萄牙駐澳門領事館。

 

未命名13.jpg

 「大堂」又稱〈主教座堂〉,始建於1576年,

本為一幢小型木造建築,1937年改建為三合土建築,

成為今日壯麗堂皇的外觀。

 

18a.jpg

 「主教座堂」內部最大特色是裝有藝術性的彩繪玻璃,

以及正面左右雙塔式建築物,

舉凡澳門教會的大慶典,必在此舉行。

 

19.jpg

大堂奉祀的是赫赫有名的聖彼得,

建築富有西班牙宗教色彩,

外形莊嚴純潔,內部精麗巧飾。

 

20.jpg

「大堂」的祭壇下掩埋了一些古墓,

賈耐勞、華年達、嘉沙爾等十六、十七世紀時的

主教的骨骸或遺體,都葬在大堂內。

 

未命名8.jpg

「大三巴牌坊」是原聖保羅教堂的前壁遺跡,

是澳門最具代表性的古蹟,已經成為澳門的象徵,

             也是訪澳遊客必到之地。

教堂為矯飾主義風格,前壁用麻石砌成,上下五層,

左右共自第三層起分九格,下有六十八層階梯,顯得巍峨壯觀。

 

23.jpg

精美絕倫的藝術雕刻,

使大三巴牌坊顯得古樸典雅,充滿著濃鬱的宗教氣氛。

 

未命名7a.jpg

聖保羅教堂」先後經歷三次大火,屢焚屢建,

在1835年10月26日的第三次大火中被毀

後就僅存教堂正門大牆至今。

 

未命名8b.jpg

「大三巴牌坊」在1990年初進行考古調查後,

發現了附近的建築遺址,目前所見的聖保祿教堂

前壁就是最後落成的部分

現在牌坊左側還存有當時的奠基石。

 

35.jpg

座落大三巴牌坊側的「大砲臺城堡」,

建於1617至1626年間用以防範海盜,

是大三巴牌坊整體工程的一部份。

 

36.jpg

1622年荷蘭人企圖入侵澳門,但被葡人用城堡上的大炮擊退,

大炮台雖然經歷了三百年的滄桑,但到1966年才正式向公眾開放。

 

38.jpg

原名為「聖保祿砲臺」,澳門居民多稱為「大砲臺」

從這裡可以遠眺澳門市區以至中國大陸的景色。

 

39.jpg 

「大砲臺」佔地約一萬平方公尺,

呈不規則四方形,是當時澳門防禦系統的核心。

 

40.jpg

整座堡壘架設多達32門大炮,以防範來自各個方向之攻擊。

 

未命名40.jpg

 以前這裡一直是城防司令和澳督的住所,後改為氣象台,

1996年澳門政府將原氣象臺大樓拆去,原址改建爲「澳門博物館」。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澳門歷史城區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辣媽部落格 的頭像
    辣媽部落格

    辣媽部落格

    辣媽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8) 人氣()